教育整顿

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整顿 >

时间:  1970-01-01 08:00
本网讯(通讯员 侯赟)2017年以来,武威市为有效实施“七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注重突出重点宣传对象,拓宽普法阵地建设,建立健全普法骨干队伍,以“法律八进”为抓手,大力开展“七五”普法集中宣传季活动,以全方位多渠道多措施的方式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力度,为“法治武威”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凉州区全面深入开展“法律进企业、进社区”活动
 
凉州区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员工、社区居民群众的法治素养和法律意识,有效推动凉州区“‘七五’普法集中宣传季”活动纵深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氛围。
 
一是组织开展了“法律进企业”“法律体检”活动。组织凉州区属4家律师事务所和凉州区法律援助中心的30名律师前往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武威金太阳高新技术集中区2个工业园区3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了“双联双服务”(律师事务所联系园区、律师联系企业,开展“法律体检”服务)专项活动。通过建立律师与企业沟通交流机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企业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中对法律服务需求的情况,充分发挥律师法律服务的优势,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增强企业抵御法律风险的防范能力,推动企业成为治理完善、经营合规、管理规范、守法诚信的法治企业。
 
二是凉州区各乡镇、街道采取讲法治课、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法律咨询、入户访谈(调查)、新媒体宣传等方式积极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凉州区黄羊镇结合武威市医院、文物市中医医院等医疗机构在黄羊镇上庄村新型社区开展“卫生下乡”活动的时机,开展了法治宣传活动;凉州区丰乐镇抓住丰乐镇开展农业机械车辆审验工作的有利时机,在丰乐镇新型农村社区广场开展了以交通安全为主题,以禁毒、防邪为重要内容的法治宣传活动;凉州区金河镇组织禁毒办、司法所、综治办工作人员和派出所禁毒民警走进富泉村新型社区开展禁毒法治宣传活动;凉州区东关街在丹阳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向广大社区居民发放了安全、禁毒、防邪、环保和卫生健康等法律法规知识资料;火车站街在惠民社区开展了以“无毒社区,幸福家园”为主题的禁毒宣传活动。主要以悬挂条幅、发放禁毒知识手册、宣传单以及现场讲解等多种形式开展。凉州区西大街邀请兰州政安防火知识宣传中心讲师为西大街东小井社区工作人员、网格长、网格员以及部分居民代表开展了防火知识讲座培训,现场还进行实地灭火演练。据悉,2017年以来,凉州区共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50余场次。
     
民勤县职业中专“法治进校园”普法效果突出
 
“七五”普法以来,民勤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紧紧围绕依法治校和教育改革的目标任务,以建设法治校园、平安校园为着力点,注重德育和法制教育并重,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为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是以学习和宣传《宪法》为核心,宣传国家的基本法律制度,在全校师生员工中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担责任”为内容的法治宣传教育,提高了全校师生学习法律、遵守法律、崇尚法律和依法办事自觉性。
 
二是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把加强学生法治教育、培养法律观念和提升法律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形成科学、系统、常态的法制教育网络,建立学生过程评价融入法律内容的评价标准,从而提高学校的法制教育水平。
 
三是积极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学校开辟法律第二课堂,通过课外教育、社会实践、法治报告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文艺汇演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制进年级、法制进班级、法制进课堂”等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和自护能力。
 
四是依托“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开展中学生“模拟法庭”体验活动。
 
五是完善学校法治教育体系,成立“家校联盟”,整合各种社会法治教育资源,通过“小手拉大手”“带法回家”等活动,积极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充分发挥学校法治宣传教育的辐射作用。
 
六是加强学校法治教育课程教材建设和课外读物开发,强化和改进法治课教师培训工作,深入推进中小学校法制教育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努力实现法治教育系统化。
 
七是利用法治宣传日、宣传周和宣传月等重点节日时段,组织师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充分宣传《禁毒法》《道路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古浪县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  举行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
 
2017年以来,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古浪县制定了《关于古浪县进一步健全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就国家工人员突出学法主要任务,建立健全学法用法制度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措施。
 
5月12日,古浪县委组织部、古浪县司法局对21名拟任职领导干部组织开展了任前法律知识的考试,此次考试内容包括《宪法》知识、从严治党方面的规定、应知应会法律常识等,此次活动,通过以考促学的方式,为党员干部补好“精神之钙”,增强干部党章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意识。开展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是古浪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切实提升古浪县领导干部法治理念、法律素养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全面落实“七五”普法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
 
下一步,古浪县司法局将继续推进该项工作的常态化,以考促学,以全面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古浪县有关部门将狠抓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工作,在增强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的同时,加快法治古浪建设步伐。
 
天祝县强化普法阵地建设  丰富法治文化内涵
 
“七五”普法以来,天祝县认真组织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法治文化建设工作,倾力打造法治天祝,平安天祝。
  
一是拓展宣传辐射面,营造浓厚宣传氛围。自“七五”普法开展以来,天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投入一定经费,强化法治文化建设。注重把法治文化元素融入到民族文化、廉政文化、企业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积极培育民族特色的法治文化。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加大法治文化媒体传播力度。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方式拓展宣传辐射面,着力加强具有民族特色的法治文化建设。
 
二是以点带面,着力建好法治文化示范点。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建设法治广场、法治长廊等阵地。在天祝县民族文化广场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广场由法治宣传电子屏、法治文化长廊、石刻、法治宣传、栏法治警示牌五部分构成,在天祝县城团结路建成“法治文化一条街”,各路灯设立49个法治宣传电子屏,125个法治宣传栏,25个法治宣传户外广告牌;充分发挥图书馆、农家书屋、文化场馆、等公共文化场所的普法宣传作用,加大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楼宇电视、公交移动电视等动态法治宣传阵地建设,积极引导社会各单位加强法治宣传栏、宣传园地建设。部分乡镇利用现有的广场和街道建设了法治文化长廊,楼前设立电子滚动屏,户外建立法治宣传牌;利用新媒体开展法治宣传,在天祝县电视台天祝导视频道开播普法栏目剧,扩大法治宣传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加强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载体运用,搭建起“电视说法、报纸释法、网上学法、短信送法”等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媒体普法平台,增强法治宣传的主动性、互动性和生动性。
 
三是在丰富法治文化建设内涵上求突破。注重把法治文化与机关文化建设结合。结合各单位的办公环境,采取宣传栏、政务公开栏、电子屏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把法治文化融入到机关文化建设之中,让广大干部职工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尽享法治文化的熏陶。目前拥有机关宣传栏42处,电子屏15处。注重把法治文化与民俗文化结合。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注入法治元素,特别是在春节或“三八”节点组织文艺演出时,运用小品、快板、说唱、相声、三句半等形式,把法律知识通俗化,把法律规范直观化,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提升农民法律素质,增强法制观念,从而使法治理念深入群众生产生活。注重把法治文化与社区群众文化相结合。在社区广泛打造以板报、法治宣传橱窗、法治宣传户外广告牌相结合的法治文化阵地,使居民能够出门见法治、抬头看法治、茶余饭后议法治,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熏陶,有效促进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区和谐。
 
目前天祝县共建立法制宣传橱窗125多个,25个法治宣传户外广告牌。注重把法治文化与校园德育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律师的作用,把法治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安全防护教育紧密结合,让法治教育进课堂、法律知识进头脑、遵纪守法进行为,使广大中小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法治教育和熏陶。(武威市司法局供稿)
   
来源:
(责任编辑;)
  • 版权所有:中共武威市委政法委员会 陇ICP备20000376号-1 甘公网安备 62060202000288号
  • 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能源大厦12楼 服务电话:0935-2219679 网站邮箱:wwzfxc@163.com